2024年12月26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读经 | 7.2《约伯记》 第20章 我心中急躁

《约伯记》第20章

我心中急躁

  音频朗读  


  默想  

“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

—伯 20:2

 

这一章,琐法再次登场,这一次的言辞比前一次还要激烈:“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我已听见那羞辱我责备我的话,我的悟性叫我回答。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他的尊荣虽达到天上,头虽顶到云中,他终必灭亡,像自己的粪一样;素来见他的人要说,‘他在哪里呢?’他必飞去如梦,不再寻见;速被赶去,如夜间的异象。亲眼见过他的必不再见他;他的本处也再见不着他。”(伯 20:2-9)

这一次发言,琐法抛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观点——“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意思是说:就算你约伯曾有“夸胜”的资本,曾有“喜乐”的经验,那也“不过转眼之间”,生命英年早逝,(参伯 20:11)财产化为乌有,(参伯 20:15)子女沦为乞丐,(参伯 20:10)才是你“从神所得的份”。这些论调看似振振有辞,但从发言者的“心中急躁”可知,他那些高谈阔论,不过是借题发挥,不过是宣泄私愤。(参伯 20:5-29)

“心中急躁”,说话就很难心平气和、客观公正。《箴言》说:“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 29:20)故此,说话要力求避免“心中急躁”。经上说:“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参雅 1:19-20)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赐给我们能够思考的头脑和能够说话的舌头。可是,我们的舌头却时常不受头脑控制,说出伤害他人的话。亲爱的主啊,求祢赐给我们说话的智慧,使我们能够如《圣经》所言:“讲话要温和风趣,要知道该怎样回答每一个人所提出的问题。”(参西 4:6)《现代中文译本》)奉主名求。阿们!

«约伯记»导读

 
一、书名
       《约伯记》与《路得记》、《以斯帖记》一样,都是因书的主角得名,不是因书的作者得名。《约伯记》从头到尾,都有约伯的身影,所以就被称作“约伯记”。
二、作者
     《约伯记》没有直接交代作者,书中也缺少相关线索。可以确定的是,作者一定是希伯来人,但他生活在何时、何地,没有人知道答案。不过,这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正如詹逊(Irving L. Jensen)所言:“本书的权威性,不在于书的作者是谁,而在于书中有神的启示。只有神可以把祂和撒但之间的对话向人启示。(参伯 1-2)”
三、主题
     《约伯记》通过约伯的个人经历,探讨“苦难的源头”这个千古难题。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参伯 1∶1)但他还是遇到了极其严重的苦难,这与人们固有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观念严重不合,大家由不得发问:“好人为什么也要受苦?”《约伯记》全书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巴斯德(J. Sidlow Baxter)指出:“《约伯记》之中心信息可以说就是‘受苦有益’。透过绵绵的苦难,我们认识了自己。‘老我’被钉在十字架上,神就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显明。本书能说明保罗的一句名言:‘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参罗 8∶28)”
四、结构
     《约伯记》共四十二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至二章是第一部分,是《约伯记》的序幕,叙述约伯遭遇苦难的经过;三章至四十二章6节是第二部分,是关于苦难的三组对话。四十二章7至11节是第三部分,是《约伯记》的结局,介绍约伯在受苦之后经历的恩典。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约伯记

第1章 不以神为愚妄

第2章 不以口犯罪

第3章 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

第4章 无辜的人有谁灭亡

第5章 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

第6章 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第7章 祢竟看他为大

第8章 不虔敬人的指望要灭没

第9章 人在神面前怎能成为义呢?

第10章 祢知道我没有罪恶

第11章 愿祂口攻击你

第12章 耳朵岂不试验言语

第13章 我愿与神理论

第14章 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

第15章 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

第16章 不要阻挡我的哀求

第17章 义人要持守所行的道

第18章 他必从光明中被撵到黑暗里

第19章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点击下方查看本日经文
↓↓↓

本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