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11.13《士师记》 第13章 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
《士师记》第13章
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
音频朗读
默想
在玛哈尼但,就是琐拉和以实陶中间,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
—士 13:25
士师参孙的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将他们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士 13:1)这个时候,神向玛挪亚的妻子显现,应许她将要生一位拯救者。“后来妇人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参孙。孩子长大,耶和华赐福与他。在玛哈尼但,就是琐拉和以实陶中间,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士 13:24-25)
参孙是《士师记》里的最后一位士师,他的生平最具传奇色彩,他的事迹最有英雄气概。与其他士师相比,参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其他都是“半路出家”,参孙则是“科班出身”。参孙“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但直到成年之后,“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不像大卫,少年时就有惊人之举),尽管饱受非利士人蹂躏的以色列人急需士师的拯救,这是因为神要用较长的时间磨砺他、装备他,使他合乎主用。(参士 13:1-25)
神对祂仆人的拣选和使用不一定同时发生,一个人从蒙主拣选到被主使用,有时可能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因为神要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历练、经受考验,使之更加成熟。刚出校门的神学毕业生,往往希望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但神更希望他们精心装备、耐心等候!
祷告
慈爱的天父,祢借着《圣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传 3:1)祢对祢仆人的拣选、磨砺和使用,都有祢自己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总在质疑祢奇妙的安排,愿祢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白祢的话语:“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参赛 55:8)奉主名求。阿们!
«士师记»导读
“士师”,是曾在以色列的特殊历史时期活跃过的一批群众领袖。英文译为“Judges”,意思是“审判官”,中文译名取自周代官制中的“士师”,是对执法官员的通称。两种翻译都不够准确,因为士师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审判。“士师”在希伯来文中的含义,《士师记》的作者有精准的表述:“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 2:16)《士师记》详细叙述了12位士师的相关事迹,故而得名。
二、作者根据犹太教典籍《他勒目》记载,《士师记》的作者为撒母耳。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可以根据书中内容作一些合理的推测:写作本书时,以色列的历史已经进入统一王国时期,(参士 17:6,18:1,21:25)但大卫尚未占领耶路撒冷。(参士 1:21;比较撒下 5:6)这一时段里,撒母耳无疑是中心人物,所以他极有可能就是本书的作者。
三、主题对于《士师记》的主题,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和狄拉德(Raymond B. Dillard)合著的《旧约导读》里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从许多方面看,这卷书是关于一种关系的对话: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这卷书的每个读者都会认识到上帝既有宽容之心,也具怜悯之心;读者们也必然会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士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