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1.27《传道书》第6章 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传道书》第6章
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音频朗读
默想
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传 6:6
这一章谈到了长寿:“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传 6:3-6)
传道者认为,“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如果“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人生的意义就还不如“那不到期而落的胎”,因为“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伊顿(Michael Eaton)如此解读:“未到期而落的胎没有经验过生命(未曾见过天日),或不曾认识这个世界。但是那不满足的富人情况更糟。这孩子至少享有安息;他不须要忍受‘日光之下’的生命冲突。”不曾“享福”的生命,就算活到2000岁,他的人生也毫无意义,因为他的生命与所有人一样,“都归一个地方去”了!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厚度和广度:有人英年早逝,却一直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短寿又有何惧?有人寿终正寝,却始终浑浑噩噩、一事无成,长寿又有何益? 因此,我们当在神的引领下善用自己的生命,活出人生的意义,避免“虚虚而来,暗暗而去”!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赐给我们生命的气息,使我们有机会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见证祢,荣耀祢,并有机会看到世界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乐趣。可是,我们却时常被罪恶捆绑,被私欲牵引,以致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亲爱的主啊,求祢赐给我们属天的智慧,使我们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奉主名求。阿们!
«传道书»导读
一、书名
二、作者
三、主题
四、结构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传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