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读经 | 7.9《约伯记》 第27章 我断不以你们为是

《约伯记》第27章

我断不以你们为是

  音频朗读  


  默想  

“我断不以你们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

—伯 27:5

 

这一章,约伯继续反击他的三个朋友:“神夺去我的理,全能者使我心中愁苦。我指着永生的神起誓:(我的生命尚在我里面,神所赐呼吸之气仍在我的鼻孔内。)我的嘴决不说非义之言;我的舌也不说诡诈之语。我断不以你们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伯 27:2-6)

三位朋友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企图以气势如虹、先声夺人的阵势震慑约伯,迫使他心服口服,低头认罪。谁料,约伯却神色自如、无动于衷,给他们撂下一句“我断不以你们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我绝对不能承认你有理;我至死要坚持我无辜。”在朋友看来,这样的态度俨然就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简直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不过,在我们看来,约伯的态度是一份面对神的坦然无惧,面对良心的问心无愧,面对批评的不屑一顾。

对于合理的批评,我们当然诚恳接受;但对于无理的指责,就可以断然拒绝。面对那些无中生有的批评,约翰·班扬(John Bunyan)有一段掷地有声的辩解:“倘若没结任何果子,人们对我的称赞就变得无关紧要;倘若结下了果子,纵使有再多的人指责我,我也毫不介意。”  

  祷告  

慈爱的天父,祢是“用清洁的良心所侍奉的神”,(参提后 1:3)“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参约壹 3:21)可是,面对指责,我们却由不得软弱。亲爱的主啊,求祢使我们像保罗一样宣告:“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参林前 4:3)奉主名求。阿们!

«约伯记»导读

 
一、书名
       《约伯记》与《路得记》、《以斯帖记》一样,都是因书的主角得名,不是因书的作者得名。《约伯记》从头到尾,都有约伯的身影,所以就被称作“约伯记”。
二、作者
     《约伯记》没有直接交代作者,书中也缺少相关线索。可以确定的是,作者一定是希伯来人,但他生活在何时、何地,没有人知道答案。不过,这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正如詹逊(Irving L. Jensen)所言:“本书的权威性,不在于书的作者是谁,而在于书中有神的启示。只有神可以把祂和撒但之间的对话向人启示。(参伯 1-2)”
三、主题
     《约伯记》通过约伯的个人经历,探讨“苦难的源头”这个千古难题。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参伯 1∶1)但他还是遇到了极其严重的苦难,这与人们固有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观念严重不合,大家由不得发问:“好人为什么也要受苦?”《约伯记》全书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巴斯德(J. Sidlow Baxter)指出:“《约伯记》之中心信息可以说就是‘受苦有益’。透过绵绵的苦难,我们认识了自己。‘老我’被钉在十字架上,神就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显明。本书能说明保罗的一句名言:‘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参罗 8∶28)”
四、结构
     《约伯记》共四十二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至二章是第一部分,是《约伯记》的序幕,叙述约伯遭遇苦难的经过;三章至四十二章6节是第二部分,是关于苦难的三组对话。四十二章7至11节是第三部分,是《约伯记》的结局,介绍约伯在受苦之后经历的恩典。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约伯记

第1章 不以神为愚妄

第2章 不以口犯罪

第3章 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

第4章 无辜的人有谁灭亡

第5章 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

第6章 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第7章 祢竟看他为大

第8章 不虔敬人的指望要灭没

第9章 人在神面前怎能成为义呢?

第10章 祢知道我没有罪恶

第11章 愿祂口攻击你

第12章 耳朵岂不试验言语

第13章 我愿与神理论

第14章 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

第15章 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

第16章 不要阻挡我的哀求

第17章 义人要持守所行的道

第18章 他必从光明中被撵到黑暗里

第19章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第20章 我心中急躁

第21章 恶人的灯何尝熄灭?

第22章 你的罪恶岂不是大吗?

第23章 祂知道我所行的路

第24章 为何不使认识祂的人看见那日子呢?

第25章 在神面前人怎能称义

第26章 这不过是神工作的些微

点击下方查看本日经文
↓↓↓

本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