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3.11《历代志上》 第5章 他们得了神的帮助
《历代志上》第5章
他们得了神的帮助
音频朗读
默想
他们得了神的帮助,夏甲人和跟随夏甲的人都交在他们手中,因为他们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神就应允他们。
—代上 5:20
这一章里,作者简要叙述了约旦河东岸的两个半支派的军事力量,其中写道:“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剑、拉弓射箭、出征善战的勇士,共有四万四千七百六十名。他们与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争战。他们得了神的帮助,夏甲人和跟随夏甲的人都交在他们手中,因为他们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神就应允他们。他们掳掠了夏甲人的牲畜……”(代上 5:18-21)
“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选择了约旦河东岸那片辽阔的土地,但这个选择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由于距离西岸的支派太远,所以他们不得不以单薄的力量应对外族的入侵。不过,有一点十分可贵,就是这两个半支派懂得一个真理——“争战是出乎神”。(参代上 5:22)因为“他们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所以“他们得了神的帮助”!
面对属灵争战,我们时常会有孤立无援之感。此时,我们要坚定“争战是出乎神”的信念,并要真诚地“呼求神,倚赖神”。这样,我们就能得到“神的帮助”!一位诗人说:“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 121:1-2)
祷告
“耶和华啊,愿我的呼吁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赐我悟性。……愿你用手帮助我,因我拣选了你的训词。耶和华啊,我切慕你的救恩,你的律法也是我所喜爱的。愿我的性命存活,得以赞美你;愿你的典章帮助我。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你寻找仆人,因我不忘记你的命令。”(诗 119:169-176)奉主名求。阿们!
«历代志上»导读
希伯来《圣经》中,《历代志上》和《历代志下》也是一卷,其希伯来文书名为“日子”,意为“那些日子的事件”。首位把《圣经》译成拉丁文的教父耶柔米(Jerome)说,本书实质上是“整段神圣历史的编年纪”,英文和中文《圣经》所用的书名,就是从这个说法而来的。
二、作者犹太人一向认为,被掳归回之后的文士以斯拉是《历代志》的作者,因为本书的语法、文风皆与《以斯拉记》类似。以斯拉身为文士,掌握的文献一定比一般人要多,这个事实也支持他是本书作者的观点。
三、主题《历代志》的作者根据以色列的早期文献,以自己独到的历史观,汇编了这本“编年史”。作者以以色列王国的历史为基础,向被掳归回的同胞传递悔改的信息,提醒他们远离偶像,敬畏神。所罗门献殿祷告中的一句话,可以视作本书的主题句:“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代下 7:14)巴斯德(J. Sidlow Baxter)认为,把《历代志》与成书于同一时期的《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的主题联结起来,会对读者有特别的启示:《历代志》:回顾;《以斯拉记》:恢复;《尼希米记》:重建;《以斯帖记》:保存。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历代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