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11.19《士师记》 第19章 领他们到家里
《士师记》第19章
领他们到家里
音频朗读
默想
于是领他们到家里,喂上驴,他们就洗脚吃喝。
—士 19:21
这一章,记载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悲剧,但其中也有感人的细节。一位利未人带着妾赶路,“临近耶布斯的时候,日头快要落了”。仆人建议他到“耶布斯人的城里住宿”,他却以“我们不可进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拒绝。(参士 19:11-12)可是,他们到了以色列人的城邑基比亚时,却只能“坐在城里的街上,因为无人接他们进家住宿”。“晚上有一个老年人,从田间作工回来……举目看见客人坐在城里的街上”,(参士 19:15-17)问明缘由,便“领他们到家里,喂上驴,他们就洗脚吃喝”。(参士 19:21)
这个利未人居然纳妾,说明他的生活很不严谨,但这个人并没有完全遗忘信仰,“不可进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就是一种态度。可是,抱着满满的希望投奔基比亚的以色列人时,却遭遇了“无人接他们进家住宿”的尴尬,只能露宿街头,突显了当地人的冷漠。这个时候,一位老人及时“领他们到家里”,这无疑是一个雪中送炭的义举!
我们所处的世界,社会冷漠,人情淡薄,“因为邪恶泛滥,许多人的爱心会渐渐冷淡了。”(太 24:12,《现代中文译本》)这个充满麻木与冷漠的时代,需要基督徒勇敢地站出来,靠着神赐予的力量和智慧,用我们对他人的信任与关爱,给人间一股暖流,给社会一线希望!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拣选我们,使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参林前 12:13)祢的旨意,是要我们“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参腓 2:2)亲爱的主啊,求祢保守我们同心合意!奉主名求。阿们!
«士师记»导读
“士师”,是曾在以色列的特殊历史时期活跃过的一批群众领袖。英文译为“Judges”,意思是“审判官”,中文译名取自周代官制中的“士师”,是对执法官员的通称。两种翻译都不够准确,因为士师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审判。“士师”在希伯来文中的含义,《士师记》的作者有精准的表述:“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 2:16)《士师记》详细叙述了12位士师的相关事迹,故而得名。
二、作者根据犹太教典籍《他勒目》记载,《士师记》的作者为撒母耳。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可以根据书中内容作一些合理的推测:写作本书时,以色列的历史已经进入统一王国时期,(参士 17:6,18:1,21:25)但大卫尚未占领耶路撒冷。(参士 1:21;比较撒下 5:6)这一时段里,撒母耳无疑是中心人物,所以他极有可能就是本书的作者。
三、主题对于《士师记》的主题,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和狄拉德(Raymond B. Dillard)合著的《旧约导读》里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从许多方面看,这卷书是关于一种关系的对话: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这卷书的每个读者都会认识到上帝既有宽容之心,也具怜悯之心;读者们也必然会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士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