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读经 | 8.17《诗篇》 第24篇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

《诗篇》第24篇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

  音频朗读  


  默想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诗 24:3

 

本诗与《诗篇》第十五篇类似,也是一首崇拜诗,特别强调朝圣者的素质:“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诗 24:3-6)

朝圣路上,大卫想到了神的伟大——“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 24:1)这个事实让他肃然起敬,所以不由自主地提出问题:“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诗 24:13)提出问题之后,当即给出答案:(1)“手洁”:手,是人类一切行动的主要参与者,所以,“手洁”所强调的,是行为上的圣洁。(2)“心清”:心,是人类一切行动的主要策划者(古人一直如此认为),所以,“心清”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圣洁。(3)“不向虚妄”:大多解经家认为,这里的“虚妄”特指拜偶像,《现代中文译本》直接将该句译为“不拜偶像”。(4)“起誓不怀诡诈”:《思高圣经》将之译为“不发假誓,不行欺骗”。

我们“登耶和华的山”时,是否也曾自问,“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诗 24:3)是否都能明白,“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对于敬拜神的条件,耶稣对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教导:“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 4:24)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借着基督的宝血拯救我们,使我们脱离了罪恶的权势,进入到光明的国度。祢使我们站在儿子的地位,坦然无惧地敬拜祢。可是,我们却时常被罪恶牵引,不能手洁心清地侍奉祢。亲爱的主啊,求祢帮助我们脱离肉体的私欲,活出圣洁的品格,成为祢在这个时代的见证。奉主名求。阿们!

«诗篇»导读

 
一、书名
       希伯来文《圣经》称“诗篇”为“tehillim”,意为“颂赞”;《七十子译本》称其为“psalmoi”,意为“用丝弦乐器伴奏的诗歌”。英文译本沿用此名,称其为“psalms”。中文译本采用了类似的译法,称之为“诗篇”。
二、作者
     《诗篇》是一部诗歌合集,所以不是一个人的作品。150篇诗歌中,大卫的作品最多,标题明确注明为大卫作品的共有73篇之多。此外,27篇诗歌的标题注明了作者,其中可拉后裔的作品10篇,亚萨的作品12篇,所罗门的作品2篇,以探的作品1篇,希幔的作品1篇,摩西的作品1篇。没有通过标题注明作者的诗歌共有50篇,其中可能依然有大卫的作品,比如:第1篇、第2篇、第105篇等。
三、主题
     《诗篇》似乎只是诗人对情感的抒发,但处处可以看到神本身和神的作为。加尔文(Jean Calvin)说:“我习惯称《诗篇》为灵魂之解剖学——谁不能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子?确然如此,不管是悲伤、痛苦、忧惧、怀疑、希望、焦虑或是困扰我们思想上的问题,你都会从《诗篇》中找到回响——圣灵都要给我们显出来。”
四、结构
     《诗篇》共有150篇,古代希伯来人就将其划分为5卷:卷一为1至41篇,卷二为42至72篇,卷三为73至89篇,卷四为90至106篇,卷五为107至150篇。卷一和卷二主要是大卫的作品;卷三主要是亚萨的作品;卷四的作品大多没有注明作者;卷五一部分是大卫的作品,其余的则没有注明作者。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诗篇

第1篇 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第2篇 主必嗤笑他们

第3篇 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

第4篇 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第5篇 祢不是喜悦恶事的神

第6篇 求祢转回搭救我

第7篇 神是公义的审判者

第8篇 人算什么,竟顾念他?

第9篇 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远落空

第10篇 为什么站在远处?

第11篇 祂的慧眼察看世人

第12篇 祢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第13篇 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乐

第14篇 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

第15篇 谁能寄居祢的帐幕?

第16篇 我嘴唇也不提别神的名号

第17篇 将我隐藏在祢翅膀的荫下

第18篇 耶和华是我的倚靠

第19篇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

第20篇 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

第21篇 至高者的慈爱必不摇动

第22篇 他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

第23篇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点击下方查看本日经文
↓↓↓

本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