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3.26《历代志上》 第20章 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
《历代志上》第20章
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
音频朗读
默想
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
—代上 20:2
这一章,记载了大卫攻取亚扪京城的经过:“过了一年,到列王出战的时候,约押率领军兵毁坏亚扪人的地,围攻拉巴。大卫仍住在耶路撒冷。约押攻打拉巴,将城倾覆。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大卫从城里夺了许多财物,将城里的人拉出来,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大卫待亚扪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参代上 20:1-3)
这一小段是《撒母耳记下》十一章和十二章的浓缩版,只记大卫的战绩,略去大卫的罪行。对此,史尔曼(Martin Selman)有一段极具说服力的解释:“虽然《历代志》作者不是不清楚大卫犯了大罪,(参代上 21:8)他却希望加强《撒母耳记》里的结论,强调乌利亚和拔示巴悲剧里大卫的悔改、赦免和复兴。(参撒下 12:13、24-25;诗 51:13-19)因犯罪不会使得这个人在神国度中失去当领导者的资格。”
我们得罪神,神一定管教,但祂不会弃绝我们!一位诗人如此感慨:“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诗 130:3-8)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时常赦免我们!“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诗 32:5-7)奉主名求。阿们!
«历代志上»导读
希伯来《圣经》中,《历代志上》和《历代志下》也是一卷,其希伯来文书名为“日子”,意为“那些日子的事件”。首位把《圣经》译成拉丁文的教父耶柔米(Jerome)说,本书实质上是“整段神圣历史的编年纪”,英文和中文《圣经》所用的书名,就是从这个说法而来的。
二、作者犹太人一向认为,被掳归回之后的文士以斯拉是《历代志》的作者,因为本书的语法、文风皆与《以斯拉记》类似。以斯拉身为文士,掌握的文献一定比一般人要多,这个事实也支持他是本书作者的观点。
三、主题《历代志》的作者根据以色列的早期文献,以自己独到的历史观,汇编了这本“编年史”。作者以以色列王国的历史为基础,向被掳归回的同胞传递悔改的信息,提醒他们远离偶像,敬畏神。所罗门献殿祷告中的一句话,可以视作本书的主题句:“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代下 7:14)巴斯德(J. Sidlow Baxter)认为,把《历代志》与成书于同一时期的《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的主题联结起来,会对读者有特别的启示:《历代志》:回顾;《以斯拉记》:恢复;《尼希米记》:重建;《以斯帖记》:保存。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历代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