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2.27《列王纪下》 第17章 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
《列王纪下》第17章
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
音频朗读
默想
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
—王下 17:18
这一章,叙述以色列人的第一次被掳:“何细亚第九年,亚述王攻取了撒玛利亚,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参王下 17:6)作者精准地道出了他们被掳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以色列人得罪那领他们出埃及地、脱离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华他们的神,去敬畏别神……耶和华借众先知、先见劝戒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他们却不听从,竟硬着颈项,效法他们列祖,不信服耶和华他们的神。……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王下 17:7-18)
自公元前931年分国,至公元前722年亡国,北国以色列历时两个多世纪,历经19位国王。这么长的时间里,以色列人从来没有真正敬畏神,神却一直宽容他们,目的是要给他们悔改的机会。可是,神200余年的宽容,并没有等来以色列人真正的悔改,“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 103:8-9)然而,这并不是说神永远都不会向我们“发怒”。因此,我们要严以律己、谨言慎行,永远不要试图挑战神忍耐的极限。“惹动祂的怒气”,后果谁都承受不起!
祷告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 139:1-3,23-24)奉主名求。阿们!
«列王纪下»导读
与《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一样,希伯来文《圣经》中,《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同样也是一卷,不分上下。以“列王纪”命名,是因为本书记载了以色列近500年历史中的数十位国王的事迹。
二、作者《列王纪》的作者是谁?至今依然是不解之谜。不过,对于作者问题,有两点非常确定:第一,从写作风格来看,全书显然出自一个人的手笔。第二,作者有丰富的资料来源,比如:《所罗门记》,(参王上 11:41)《以色列诸王记》。(参王上 14:19)犹太人向来认为,耶利米是本书的作者,理由有二:第一,《列王纪下》二十四章18节至二十五章30节的内容与《耶利米书》第五十二章几乎完全一致。第二,耶利米是犹大末年极其重要的人物。不过,单凭上述两点,不足以成为证据。尽管无法确定本书作者,但多数学者认为应当是被掳巴比伦的犹太人。
三、主题詹逊(Irving L.Jensen)说:“《列王纪上下》是以色列人的失败史。”此话一点不假!开头是所罗门在位时的繁荣景象,中间是南北支派对峙引发的王国分裂,结尾则是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的先后覆灭和被掳。作者通过以色列君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和“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的风格的反复对比,引导读者敬畏神,远离罪恶!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列王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