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欢迎光临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
崇一堂愿景
  • 一个异象
  • 两个体系
  • 三个注重
  • 四个导向

读经 | 1.7《撒母耳记下》 第12章 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

《撒母耳记下》第12章

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

  音频朗读  


  默想  

“‘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

—撒下 12:9

 

这一章,叙述大卫的悔改:大卫犯罪之后,一直没有悔意,所以“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参撒下 12:1)敦促他悔改。拿单讲述富户抢夺穷人仅有的羊羔招待客人的故事之后,大卫义愤填膺、拍案而起,“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他必偿还羊羔四倍,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祂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参撒下 12:5-9)

拿单指出,大卫夺人之妻,不只违反了人间的道德法则,而且违背了神的神圣诫命,以致“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参撒下 12:14)所以他如此质问:“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祂眼中看为恶的事呢?”包德雯(Joyce Baldwin)如此评论:“大卫知道扫罗因为拒绝耶和华的话而遭到什么事,(参撒上 15:23)现在他自己也受到同样的判决。”

我们应当清楚,犯罪的实质,不只是伤害他人,也不只是违反道德,而是“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祂眼中看为恶的事”,因为每一个犯罪的行为,都会带来“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当“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参诗 34:14)

  祷告  

公义的神,祢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期待我们追求圣洁!“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正直’或作‘坚定’)。”(诗 51:7-10)奉主名求。阿们!

«撒母耳记»导读

 
一、书名

希伯来文《圣经》中,《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原为一卷,不分上下,《七十子译本》首先将其分为上下两卷。这两卷书以撒母耳之名命名,是因为撒母耳是书中的重要人物,本书详细记载了他的诞生、童年及担任士师的全过程。不但如此,本书记录的两位以色列国王(扫罗和大卫)都经撒母耳之手膏立。故此,就被称为《撒母耳记》。

二、作者

《撒母耳记上》没有交代作者,犹太传统认为,一至二十四章出自撒母耳之手,二十五至三十一章(撒母耳过世后的相关内容)则为拿单和迦得补写,因为《历代志上》写道:“大卫王始终的事,都写在先见撒母耳的书上和先知拿单并先见迦得的书上。”(代上 29:29)詹逊(Irving L. Jensen)提醒我们:“读者必须认定《圣经》都是由圣灵感动写成。故此即使《撒母耳记》是由数人合写,也不会影响全书主题的统一性。”

三、主题

本书通过3位重要人物(撒母耳、扫罗、大卫)的相关事迹,详细展示了从士师时代到王国时代的顺利过渡。培恩(D. F. Payne)这样说:“《撒母耳记》不单是历史,也是神学;在《撒母耳记》里的资料不单是历史教训,也是讲章。作者看见神的计划,成就在祂百姓的历史上,他相信这些历史可以引出伦理道德教训,对当时的人用得着。”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撒母耳记下

第1章 大英雄何竟死亡

第2章 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

第3章 愿耶和华照着恶人所行的恶报应他

第4章 我岂不向你们讨流他血的罪

第5章 耶和华万军之神与他同在

第6章 因这错误击杀他

第7章 你的国位也必坚定

第8章 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第9章 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

第10章 作大丈夫

第11章 耶和华甚不喜悦

点击下方查看本日经文
↓↓↓

本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