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12.20《哥林多后书》第7章 依着神的意思忧愁
《哥林多后书》第7章
依着神的意思忧愁
音频朗读
默想
……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 林后 7:9
这一章,保罗坦诚地表达心中的喜悦:“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参林后 7:8-11)
为了解决哥林多教会存在的问题,保罗曾以措词严厉的书信予以批评。孰料,这些书信却给哥林多信徒带来了“忧愁”。起先,保罗还为他的严厉“懊悔”,但得知哥林多信徒有了“哀恸”的表现,他便不再“懊悔”,因为他们不是因为书信的措辞“忧愁”,而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这种“忧愁”会“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
耶稣多次劝勉门徒:“你们心里不要忧愁。”(参约 14:1、27)但祂所说的“忧愁”,是指“叫人死”的“世俗的忧愁”。我们要远离“世俗的忧愁”,却要学会“依着神的意思忧愁”。软弱、失败、犯罪,却若无其事,毫不“忧愁”,这个人就不可能“懊悔”,不可能“得救”!
祷告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网罗,保守我们远离罪恶的诱惑!我们软弱、失败的时候,祢就借着圣灵的光照,使我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而生出“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亲爱的主啊,求祢赐给我们敏感的良心,使我们能在软弱、失败的时候及时悔改!奉主名求。阿们!
«哥林多后书»导读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告诉我们,该书是保罗和提摩太写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的一封书信,(参林后 1:1)所以亦被称为“哥林多书”。为与另一卷“哥林多书”区分,就将成书较晚的这一卷称作“哥林多后书”。
二、作者保罗撰写《哥林多后书》时,保罗依然在第三次旅行布道途中。这个时候,他已离开以弗所,可能身在腓立比。
三、主题《哥林多后书》里,保罗着重向读者介绍他的使徒职分和他的福音事工。写好《哥林多前书》,保罗就委托提多将之送往哥林多教会。提多从哥林多返回,向保罗汇报了教会的情况,告诉他很多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书信收到预期效果,保罗自然十分欣慰。可是,提多同时也带回了哥林多教会面临的新问题:一些信徒受人蛊惑,质疑保罗的使徒职分。于是,保罗就以《哥林多后书》来回应他人的质疑。为了有效证明使徒职分,保罗多次提到自己的个人经历,因此有学者称该书为“保罗的自传”。
《哥林多后书》共13章,由于该书各个部分的内容缺少内在的逻辑性,所以不太容易为其分段,李饶伯(Robert Lee)直言:“本书几乎不可能分段,它是保罗书信中最少系统的一书。全书如山岳起伏,变化颇多,盖作者情绪颇多激动也。”为了便于理解,勉强可将该书分为三个部分:1至7章为第一部分,解释前书为何严厉;8至9章为第二部分,勉励读者慷慨捐赠;10至13章为第三部分,回应他人恶意诋毁。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哥林多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