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 2.23 第40章 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音频朗读
默想
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耶 40:6
耶利米获释后,巴比伦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给他指出两条路,任他自由选择:“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不好,就不必去。”“你可以回到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去,现在巴比伦王立他作犹大城邑的省长。你可以在他那里住在民中,不然,你看哪里合宜就可以上那里去。”“于是护卫长送他粮食和礼物,释放他去了。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参耶 40:4-6)
前往巴比伦,耶利米必受“厚待”,但他宁可“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因为他们都是“毫无所有的穷人”。(参耶 39:10)杨牧谷说:“耶利米选择留在穷人当中,不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自我牺牲的行为,不是一种等待人称赞的道德选择,而是一个很实际的,带着可以重建犹大人之盼望的行动,因此他选择之后,就回到基大利那里去。”
“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参路 4:18)是主耶稣的使命,我们应当效法基督,关注穷人。这一方面,摩西留下了美好的见证:“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 11:25-26)
祷告
慈爱的天父,祢是富贵人的神,也是贫寒人的神,祢“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祢所应许给那些爱祢之人的国。可是,我们却总是缺少对穷人的关爱,时常“按着外貌待人”,甚至还“羞辱贫穷人”。(参雅 2:1-6)亲爱的主啊,求祢赐给我们热心服侍穷人的力量。奉主名求。阿们!
«耶利米书»导读
《耶利米书》是“希勒家的儿子耶利米的话”,(参耶 1:1)所以就被称作“耶利米书”。希伯来文中,“耶利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建立”、“耶和华指派”。
二、作者
该书多次出现“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参耶 1:2,11:1,21:1,30:1,42:7)所以学者普遍认为,该书出自先知耶利米之手。耶利米出身祭司家族,20岁出头就成为先知。巴斯德(J. Sidlow Baxter)曾说:“耶利米是历史上最勇敢、最温柔,也是最悲惨的一个人物。”“他性格揉合着的是一种极细致的平衡:女性的温柔和男性的刚毅,敏感的洞见和透明的单纯;以至他对外界之反应就像平静的湖面反映天上变幻多端的浮云一样。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比他更能体贴主耶稣的心肠。”了解耶利米这个人,有助于我们理解该书的精髓。
三、主题
《耶利米书》的主题,可用该书第1章出现的两个词概括——“拆毁”与“建立”。(参耶 1:10)“拆毁”是指犹大的被掳,“建立”是指犹大的复兴。神要因犹大的悖逆将之“拆毁”,又要因犹大的悔改使之“建立”。通读全书,仿佛一直在重复神的呼唤:“你们这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我要医治你们背道的病。”(参耶 3:22)
《耶利米书》共有52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章为第一部分,叙述耶利米的蒙召;2至51章为第二部分,叙述耶利米的事工;第52章为第三部分,叙述犹大人的被掳。《耶利米书》提到很多历史事件,但作者没有按事件的时间次序展开叙述。
文字资料由李世峥牧师授权提供
往期读经
《耶利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