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诗(新编)史话(二百一十二)
第358首 邻舍就在身旁歌**
Neighbour At Our Side**
经文:“ ……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路 10:30-37)。
主耶稣引用申命记第6章第5节、利未记第 19章第18节两处经文,把律法和先知的总纲归纳为“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句话。特别是在好撒玛利亚人比喻(路 10:21-37)中,耶稣把谁是邻舍,即应该爱什么人的问题解答得很清楚,这首诗便是紧扣邻舍这个主题而写的。
歌词作者曹圣洁牧师(简历参阅第9首)很喜欢读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每次读好像都有新的亮光。她曾想到:祭司虽然每天事奉献祭,利未人虽然在圣殿内歌咏赞美,在一个被强盗打伤的人面前却无动于衷,他们的敬虔又有何益?撒玛利亚人当时是被犹太人轻视的外邦人,但主没有否定他的德行,而要信徒去照样行。好撒玛利亚人在给人帮助以前,并不是先问对方的宗教信仰如何;而是先想到那人的实际需要。因此“邻舍”不仅限制于信徒的范围,而应扩大到身边的众人。特别在“文革”期间,她在工厂内劳动了八年,更使她体会到基督徒必须与周围的人真诚接近,同甘苦、互扶帮,才能体现爱主爱人的真谛。这些感受都揉和在这首诗的歌词中。
这首诗的曲调是史奇珪牧师 (简历参阅第9首)所谱。1952年下半年,史奇珪与曹圣洁在金陵协和神学院内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同在上海教会内服务,在推广圣乐、青年事工、编辑《恩言》刊物等方面常有合作,在《新编》编辑部内他们又是 同工。
1982年2月,曹圣洁把这首一气呵成的诗稿给史奇珪看。原稿共三节,第一节论到祭司,首句是“祭司为人献祭,却少省察自己”,第二节谈到利未人,第三节写撒玛利亚人,以此形成对比。史奇珪看后非常兴奋,因他认为,以好撒玛利亚为主题的赞美诗很少见到,歌词有深刻的含义,十分难得。不过他和编辑部的其他同工也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建议把爱主爱人的总纲列在第一节,祭司和利未人的事可以合并在第二节,好撒玛利亚人的榜样列为第三节,第四节以仰赖圣灵光照引导结束。曹圣洁接受了这些意见,把它重新整理成为现在的词句。她特别着意于副歌,因为它不仅点了题,还是一个诚恳的祈求,表达自己愿意按上帝的心意而行。
史奇珪自告奋勇为这首诗谱曲,经过诚恳的祈祷与精心的思索,他写下了这个曲。起初,曹圣洁并不太满意,而史奇珪却信心十足,认为它有其特点,很少模仿性,并说:“如果我其它的创作圣诗都不被录取,只要这一曲能被采纳,就够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词作者也认为这首诗之所以能不胫而走,多亏此曲有新意,比较动听,为词增色不少。
第360首 小小水滴歌
Little drops of water
经文:“上帝的国 ……好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可 4:30-32)。
这首诗原是波士顿城一座礼拜堂附设小学的教员卡尼夫人(J.A.Carney,1823-1908)为该校儿童所写的一首普通诗歌,约作于1845年。以后被选入《福音教员》一书,又被选入赞美诗集中,成为一首流行的儿童圣诗。
越三年布鲁尔博士 (Dr,E.C.Brewer)采用该诗的第一节另写了一首诗。题为《小事情更重要》。刊登在英国一本《阅读与拼音》杂志中,但仅第一节与卡尼夫人所写的相同,其余三节完全不同,以致有一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卡尼夫人抄布鲁尔的。现经考证,从时间的先后判定了卡尼夫人的诗在布鲁尔之诗的前三年写成。现将布鲁尔的原诗翻译于下:
一、小小许多水滴,积聚成大海;
小小许多砂粒,积聚成大地。
二、根根小小草秸,雀鸟编巢窝;
一片一片叶子,森林着绿衣。
三、一笔一划虽小,写成字和书;
泰山不嫌石小,巍峨高峰成。
四、宝贵时光飞逝,销磨无数金;
坚韧不挠忍耐,永远蒙大恩。
五、要开工苦作,终究会完成;
要不懈进取,有志事竟成。
以上这首小诗曾被人们广为传播,到了1876年时,英国圣公会的比克斯特思主教 (事略参阅第160首)在他所编的《赞美诗伴》一书中,又为它添写上了一节,使这首诗更接近于赞美
六 、光荣行列,壮大天使声;
天上圣众,喜见主圣容。
以上这首诗文的主题思想以后又被思林(Thring )吸收在他的《圣诗选编》中,并又增添了下列两节 :
七、孩童们的天使,欢乐在天庭;
看见他们的父,高坐宝座上。
八、荣耀永远归与父子与圣灵;
我们永远称颂,三一圣真神。
于是,这首儿童赞美诗由原来简洁的言语,几经修订,保留了突出种种小事情更重要性的主题思想,且又添上崇拜的语言,更显赞美的深意。
曲作者为哈特 (S.Hart,见第44首注①)。
往期赞美诗内容回顾